发布日期:2025-01-11 18:59 点击次数:102 |
杨人和
杨人和:村中书屋,传承耕读世家书香气
出生于1949年的杨人和是中共党员,退休前是一名乡村教师,先后在云龙县、大理市海东镇任教,担任过校长。对于教育事业,他有着深厚的情感和无尽的热情。退休后,他并未停下脚步,而是选择继续为社会贡献力量——通过开办农村公益书屋。
“零门槛、零收费、零押金”,这是杨人和创办的“仁人之家”书屋的宗旨。这里的读者主要是附近的孩子们和基层工作人员,也有部分村民。识字不多的村民则可以通过图画书籍了解世界。“农民挣钱不容易啊,舍不得给娃娃买书。我负担轻了,可以买书来给他们读。”杨人和说。
为了确保读者不断有新书可读,杨人和每周至少要到下关购买一次书籍。“这么多年来,背书的包包都背烂了十多个。”他打开一个柜子展示里面装着的满满一柜子背包,每一个都被岁月磨损得不成样子。这些破旧的背包见证了他对书籍的执着追求。
展开剩余66%2016年的一次经历让杨人和印象深刻。那天他在下关买书时遇到了一位名叫张翠萍的客运站工作人员。她看到杨人和背着一大包书,询问得知是为了农村公益书屋后,被深深感动,坚持资助100元用于购书。杨人和一开始坚决拒绝捐款,但在乘客们的鼓励下,最终收下了这份心意。“这件事说明,大家对读书的重视,对公益图书馆的支持。”
说到办馆的初心,杨人和说:“我以前是一名乡村教师,很了解农民的下一代要改变命运,只有好好读书。”于是,退休后的杨人和在家乡海东镇水井村自家两层的土木结构房屋里开办了农村公益书屋。“我希望家乡父老的娃娃好好读书,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房子在现在的公益图书馆的背后,已有些老旧。杨人和指着老房子介绍,那些年来参观的各级部门都很肯定、赞赏他的做法。同时叮嘱,为了安全,每次上楼看书的孩子不多于5个人,安全第一。
后来,杨人和决定拿出与妻子省吃俭用攒的钱,儿女再支持一部分,加上多方筹措,共50万元,于2018年建成四层小楼,除了给儿女们留的卧室,其他的房间全部用来放书。而他和妻子,依旧住在老房子里。“好好的房子不住,拿来装书?”对此,村民们有些疑惑。但当他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和村民在这里找到了知识的海洋,便逐渐理解并支持杨人和的做法。
经过十多年源源不断地购买,加上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捐赠,如今,“仁人之家”的藏书数量已达35,000多册,类目包罗万象,还有各种版本的工具书。这栋四层楼的房子,摆满了书架,满满当当都是书,连衣柜都用来装书了。杨人和自豪地说:“书太多了,连衣柜都拿来装书了。”
由于水井村离集市有些距离,影响更多人来看书、借书,杨人和一直想把书搬到集市去摆摊,但苦于不会开车。当他听说70岁以上老人符合条件、经过评估之后也可以申请驾照时,非常开心,计划着有了驾照后买一辆便宜的电动代步车,把书拉到集市上去,让更多人阅读。“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想为全民阅读添砖加瓦,图书馆里那么多书,应该发挥更多更大作用,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读书的乐趣,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杨人和的二子一女都是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在不同的领域做着自己的贡献。白族民居大门上“书香门第”四个字,记载着这个耕读世家对读书的重视和传承。蜡炬微辉洒桑梓,书香路上奋蹄忙。2021年度“云南好人”、2023年度云南省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对于社会各界的支持以及获得的荣誉,杨人和说:“我更要把这件事情一直做下去,做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股票配资操盘平台
发布于:北京市